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6年来我国首现贸易逆差

    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3月份,出现了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止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

 

    “成本上升、外部市场恶化,以及春节因素导致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萎缩……”海关总署统计司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在分析我国3月份出现的贸易逆差时表示。

 

    海关统计专家分析认为,3月份,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萎缩。如出口服装、鞋类、箱包、游戏机这4类商品比去年减少21.3亿美元,相当于当期贸易逆差的29.4%。其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导致企业出口动力不足。

 

    此外,国外市场环境趋于恶化。2009年以来,全球针对中国纺织服装的反倾销案件达45起,同比增长32.4%;特别保障案件由2008年1起增至7起。其中仅美国于2009年下半年发起的对华纺织服装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就达到5起。同时,今年2月份欧元区的失业率升至11年的最高达10%,而3月份美国的失业率仍然高达9.7%,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者信心受到较大的打击,短期内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空间比较有限。另外,按照历年的规律,春节长假过后一个月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都处于低潮。

 


    3月份贸易逆差的另一因素是国内需求旺盛,导致原材料进口数量和价格双双劲升。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汽车类产品进口猛增,加大逆差。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也步入了快速升级阶段,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显著增强,也拉动了进口汽车的需求。3月份我国进口汽车8.5万辆,增长2.7倍;进口汽车零件17.3亿美元,增长1.4倍。上述两项商品进口值合计比去年同期净增加32.7亿美元,相当于当月贸易逆差的45.2%。

 


    就今后我国对外贸易的趋势,海关专家认为,今后我国贸易顺差的缩减将是大趋势,外贸进出口发展会更趋于平衡。

 

    专家进一步分析表示,我国3月份的逆差并非衰退性的,也是不可持续。随着春节短期因素的消失,造成贸易顺差的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等长期因素将起主导作用,预计贸易顺差将恢复并保持常态。

(来源:法制网  20100412)

责任编辑:小峰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