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时代网:各位CIO时代网网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本期的百家讲坛栏目,我是本期主持人王甜。近几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交易模式,零售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是将零售业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谁能用最好的手段控制成本,减少采购环节、配送环节、库存管理的费用等,谁就能赢得客户。作为行业成功案例之一,今天很荣幸请到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副总监蒋刚先生跟我们分享三江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有请蒋总!
蒋刚:各位CIO时代网网友大家好,我是蒋刚,也是CIO时代网的读者,首先跟各位网友问个好,谢谢大家,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在这里进行交流,非常荣幸!
CIO时代网:首先,请蒋总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蒋刚: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本身并不是学IT专业的,当时学企业管理,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到一家连锁企业担任类似系统管理员职位。在学校时,我对电脑非常感兴趣,跟寝室的人一起做了一台电脑,每天学习一些电脑方面知识。等走上社会后,对电脑的认识相对来说比其他人更早些。所以进单位后被选拔进入系统集成部,当时每天的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开机关机,自己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98年开始学习程序开发,后来进了一家美资企业comsys,是一家比较早的专注百货行业的企业,从程序员做起,因为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吻合,所以发展比较快,从程序员到系统分析员到研发部经理。到2002年,因为家庭关系,回到宁波,到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在这家企业做了8年,也是从普通的程序员开始。从系统集成部门到软件开发公司,最后又到系统集成部门,当时看重的是,这家企业是采用自主开发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工作也是从程序员到主管到部门经理到信息化的建设者。02年时这家企业只有十几家连锁店,到了09年发展到120多家,目前也是百强连锁企业。从02年到现在,我个人也有一些改变,慢慢从技术向信息化建设规划角度转变,05年去读了同济大学的MBA。像我们自主开发,一定要懂技术,不懂技术,团队也没法带。第二个,要懂管理。这样的复合人才,当时是比较少的。当时我也不懂管理,所以想一直致力去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这次来北大CIO班学习。作为一个CIO,我觉得不光是专注于技术和管理,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去规划。这次来CIO班也是希望在信息管理上有很大的提升。
CIO时代网:从软件公司的程序员、系统分析员、开发项目经理,到连锁超市的企业信息化组织者和建设者,您觉得是甲方还是乙方更适合您?
蒋刚:这个问题我还是非常熟悉,当年参加MBA面试时,老师也给我提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觉得目前这个工作更适合我,更具有前瞻性。
以前在软件公司,更多的是技术产品,我是个技术专家,在某个开发工具上我非常熟练精通,目前对技术的掌握基本没什么问题。技术本身是在不断的更新,今年的某个技术到明年可能就没有了,又出现新的技术,更新是非常快的,很难保证你的技术完全领先。以前我定位自己是一个技术专家,但现在我给自己的定位是零售行业的信息化专家,从技术往业务上的转变。我们现在跟老板谈得更多的是业务,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相对而言目前的工作挑战性更大些。
另外一方面,以前是为合同服务,除了合同上的约束外加上程序员本身的责任心完成这个项目就可以了。而现在是一个职责和事业心的问题,约束自己关注的不仅是过程还要很重视结果。我现在定位目标是行业专家,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CIO时代网:说到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可能很多网友不太清楚,请蒋刚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三江购物的基本情况以及三江购物的信息化建设历程。
蒋刚:我们公司现在是浙江省最大的区域连锁企业,目前的销售规模有50亿,在浙江省是最大的,目前有120家门店,都是自营门店,非加盟门店。第二个是我们的定位很明确——社区型折扣店,就是在方圆一公里居民住宅区,提供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我们定位非常明确,我们不做大卖场不做便利店,从97年至今一直是这种模式。这是企业的一些现状。今后我们打算向省外拓展,上海店也在计划当中。
在信息化方面,最早的时候老板也非常重视企业信息化,95年投资50万,其中30万是买信息化设备,购买收银二代机,实行单凭管理,投入的比例非常大。当时的信息化工作比较简单,就是信息传输。信息化设备基本是满足收银工作,后期就借鉴经验开始研发一些自己的系统。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有五大平台:业务平台(物流、POS系统、MIS系统)、HR平台、SCM平台、购物平台(三江购物网)、OA平台。其中ERP平台还获得了知识产权,获得了国家软件注册权。所有信息化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今年,我们在策略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觉得要是太满足于自己开发的话,可能节省的是成本,但牺牲了效率。因为外围的一些软件公司也慢慢成长起来了,通过不断研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思想,就是把一些好的东西整合到我们的系统当中来。今年是我们信息化提升很好的一个时间点。总体来讲,我们整个系统的特点是随需应变能力很强,就像今天提出一个需求,我们可以两三天帮你实现系统,但这种自主开发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各种功能累积起来使用效率不高,大家都提出不同的建议,但真正等系统上线后,很多功能可能被大家忘记了。第二个是先进性体现不出来。我们是希望用信息化引领业务往前推,但实际上是信息化跟着业务走,你提取需求我帮你去实现。很难说我们有好的技术能带来业务上的调整。这也是目前信息化自主研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产品的开发效率很高,但很难保证产品的使用效率很高。鉴于这些原因,也会考虑整合一些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引进外包。比如,你有很好的行业经验,那么你可以给我们做咨询,技术方面我们自己去实现。如果你有非常好的产品,我们也不妨去完全采用你的产品。包括目前的物流系统、BI系统,我们现在都在跟厂商做一些洽谈交流,希望能在整合上做突破。我觉得现阶段,信息化建设最好的手段就是资源整合。自主开发和完全外包,都是有问题的,资源整合我觉得是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CIO时代网:三江购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是什么呢?是否和目前零售行业激烈的竞争有关?
蒋刚:首先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信息化对零售行业的重要性可能比对其他任何行业都重要。我们有一万多个单品,不能单靠人,价格背不出来你卖都卖不出去。此外,跟上下游每个环节都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我们为什么选择自主开发,一个是因为我们企业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真正需要什么系统,或许我们知道今天需要什么但不知道明天又需要什么。我们公司现在可以说处于创业阶段,发展很迅速,管理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我们需要一套软件,具有高强的适应能力,这是外包不可能做到的一点。第三方面原因,当时国内外软件基本是进销存,很少有灵性的管理的思想。基于这三方面原因,我们选择信息化建设。
其次,在竞争方面,主要是成本。我们是做社区型折扣店,我们采取的是低成本运营战略。把省下的成本体现在顾客身上,让顾客感受到切实的利益。我们创业时,超市产品的价格与其他超市相比可以便宜5%——10%。
CIO时代网:以三江为例,连锁企业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这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些什么特征?
蒋刚:首先,你要考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比如,我们在初期的时候,可能会选择外包,到一定程度之后,可能会选择自主开发,再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你可能又要借助于外部力量,这个是跟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关的。
其次,信息化首先要满足一个基本操作面的需求。比如说BI、数据挖掘这些都要看企业的现状,并不一定每个企业都需要。我们现在来讲,通过业务流,先解决操作层面,怎样通过信息化来实现。在这个基础只上再考虑商业智能、数据挖掘。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是,企业目前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阶段,这个阶段也要考虑一些外部因素。如果外部环境有很好的产品和系统,也可以考虑直接拿过来使用,这也是走捷径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关于这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举个例子,我们企业里面很多小伙子,特别是技术,做了一段时间出去后就升为技术经理了。因为我们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技术都在我们这里得到应用,比如,我们现在的扫描设备、电子标签、我们的pos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面非常广,可能每个领域都会使用。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特征是要用不同的技术实现不同的功能。
第二个特征就是,信息化变化非常快,零售行业更是如此。以前的超市,大家可能没有什么概念,现在的超市开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变化非常快,你今天的系统明天可能就不再有用了。比如我们的POS,以前有二代POS,现在是三代POS,包括以后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POS。
第三个专业性很强,非常强。我们现在零售业很多设备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比如像物流技术用的一些设备,及一些收银的设备,专业性非常强,设备很专业。
简单来说就是:第一技术面非常广;第二宽相当专;第三变化快。
CIO时代网:零售行业的供应链关系管理很复杂,IT在管理供应商方面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蒋刚:作用是非常大。我们五年前就做了SCM系统,可能五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SCM。上SCM系统前,我们有1000多家供应商,日常跟供应商联系,下个订单,再对账及一些新品和日常的沟通,我们都用的传统的方式,就是电话、传真,费用非常大、效率非常低,传真可能要排队。当时我们采用SCM系统,就是把所有这些放在同一个平台,每个供应商都有一个账号,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应该要处理的东西,比如说他要下载的订单,他可以去处理。订单处理完后,我们要对账。现在我们跟供应商之间,只要对方提供一张发票我们直接转账就行,基本的工作都在SCM系统上能完成,效率完全不一样。SCM对零售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有一些公司专门提供SCM平台,实现上下游系统平台的集成。我们的平台是自己建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供应商都是小供应商,但这些小供应商的信息化水平非常低。现在基本上他们能使用电脑的就算不错了。所以他们的发展往往跟我们匹配不起来,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们SCM系统的发展,现在SCM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信息交换的水平,还不能真正实现供应链的整合:就是我能看到他的库存,他能看到我的销售,再根据我的销售安排他的生产和库存准备,这目前相对而言还是做不到的。所以,虽然目前我们的SCM系统有这些功能,比如看到他们的库存和销售,但是他们拿这些是没有用的,这是目前非常大的一个制约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最主要的是采取优化的手段,淘汰一些供应商,另一方面,我们很难去辅导他们做信息化,这对他们来说也基本不可能。我觉得经过一段时间,小工厂也会慢慢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也在尝试做,但还需要一个过程。
CIO时代网:近年,零售领域的电子商务在国内进行得如火如荼,三江也有了自己的网络购物平台,那公司在电子商务方面有着怎样的考虑和规划?取得了什么成效?
蒋刚:我们现在做电子商务是对实体店的一个补充,不可能完全替代实体店。另外,我们公司的理念是让用户用较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我们也是希望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个更便捷的购物通道。现在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大卖场可能有很好的停车场,我们现在是社区折扣店,停车的问题、排队的问题,这对那些年轻人,特别是白领他们对地形要求非常高,他们很不希望花时间去排队,所以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一个网上购物通道。通过虚实结合、网点分布,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送货上门,整个成本也不高,但是对用户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提高了我们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这个平台是7月份开始运营的,3月份开始做的,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从7月份运营以来,每天有将近一万元的收入,每个星期20%的增长,前期很多我们本地的报纸都有报道,说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说明传统零售做电子商务的话,成本问题都不多,主要是考虑条件因素,比如很多人做都是没有实体店。而我们是在现有实体店的基础之上做电子商务平台,在国内来讲这种模式可能还是不多。因为现在电子商务都是一对一服务,都是送货上门,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我们的成本,虽然每笔销售有支付5元的物流费,但这些5元钱的物流费支撑不了我们增加的成本。这也是原因之一。如果单纯去做一个物流点的话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很多人不会考虑这种形式。要是你网上销售的价格比实体店的还贵,别人肯定就不会购买。所以在这种低价的基础上又要增加自己的成本,对零售行业微薄利润情况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CIO时代网:在软件选型过程中,三江有没有走过弯路?关于选型,您觉得应该优先考虑哪些指标?作为一个曾经在软件公司工作多年的资深IT人士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蒋刚:之前讲了大部分系统是自主研发,除了邮件系统是用的提供方的,还有一些独立的模块,我们会考虑购买并融入到自己的系统中去。在选型方面,比如我们要购买某个系统时,可供选择的东西很多,你怎么去尽可能选择最适合你的产品,我们现在采用的标准是:一、业务的先见性 二、行业的成功案例,这个是我们非常看重的。我觉得某个软件它必须有基于成功客户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先见性。如果单纯是技术人员闭门造车开发出来的,技术上肯定会很好,但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现在很多软件企业会依托某些知名企业,通过战略合作,最终实现一个成果,这个不是我们看重的。我们看重的是他们成功服务过哪些客户。
CIO时代网:经过几年的实践,信息化给整个公司运营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能否举例说一下吗?
蒋刚:现在一百多家店面,如何保证所有数据在报表中让管理人员马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我们有一个最大的网络,这个投入也是非常大的,但是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比如,之前我们的电话费用每年都是几百万元,现在通过信息化、通过网络走,也就是说我跟银行之间是一根线,先到总部集中,然后通过一根线到银行,这样一年的电话费全部省下了,这样产生的效益完全可以抵消了我建立网络设备的成本。另外一方面,IT并不会制约企业的发展。我们开十家店,开百家店,IT都能确保所以业务正常运营。从销售方面来讲,我们每年都是保持20%的增长率。这两年因为金融危机可能有一些影响。往年,我们都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个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成本也很低,我们在整个IT中的投入相对其他企业来说占的比例是比较低的。
CIO时代网:在零售领域,沃尔玛是全球的领跑者,他们在IT方面的建设也非常成功,您觉得国内的零售企业和沃尔玛这样的国际巨头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蒋刚:对,沃尔玛企业现在是整个零售行业的榜样,但是它现在比较有优势的地方是:第一它的信息化战略是非常成熟的,第二个是高效统一的物流体系。这是它的两个非常具有优势的地方。关于差距,我觉得最主要是高投入。他们在IT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据我了解,沃尔玛总部就有2000多个研发人员,这还不包括其中沃尔玛有很多外包出去的项目。IT投入占它的销售比例是非常大的。另外,它的信息化占了主导作用。它要实现一个技术,所有上下游供应商都要主动去配合它。它的技术升级,可能带动整个上下游的变化,以及包括信息化的战略和高投入,这些都是我们可能不能跟它相比的地方。
CIO时代网:非常感谢三江购物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副总监蒋刚先生今天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零售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希望三江购物俱乐部信息化建设能取得更大成就。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我们的访谈,再见!
(来源:联商网 20100817)
责任编辑:北一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多和CFO谈谈IT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