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

 

  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  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新贡献
 
    ——在全区搞活流通助农增收工作会议的讲话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赵廷杰
 
    (2002年8月2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搞活流通助农增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供销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作用,努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切实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午,大家观摩了为农服务、助农增收搞得好的典型。刚才,部分基层供销社和农民经纪人协会又从不同侧面介绍了深化改革、助农增收的经验和做法。宣文同志总结了几年来供销社助农增收工作情况,部署了下一步工作,我完全同意。茂华副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增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紧迫感
 
    目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国一样, 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由重视农产品总量转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由重视农业生产本身转向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来。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来认识,应当说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的重大政治问题。就我区来讲,农民收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全国的位次,都处于较低水平。去年,我区农民收入平均为1823元,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由1990年的92元,扩大到2001年的543元。全区有65%的农户收入水平不到2000元,月均收入低于200元。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90年的2:1扩大到3:1,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时期。从1998年起,农民人均纯收入出现低速增长,2001年尽管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增速和绝对值都比较低。今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3.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2元,增长10.3%,增速又比去年回落了2个百分点。引黄灌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7.2%,增速低于全区水平。其中,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下降1.8%,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区农民收入连续5年处于一个缓慢增长的阶段。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不合理。我区农村经济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大(2001年占61.4%),二三产业发展滞后(2001年占38.6%)。在大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过大(2001年占57.9%),而种植业中粮食又占了大头。在我区农民收入构成中种植业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这种以农为主的产业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增收。二是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农产品流通不畅。全区整体而言,大中小市场、批发和专业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农产品市场218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农贸集市,年交易量过亿元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9家;许多地方还存在重生产、轻销售的习惯,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加之一些农民市场观念淡薄,不会根据市场安排商品生产,从而造成农产品销售困难或卖不上好价钱,增产不一定增收,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三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格局,决定了农民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由于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不高,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不十分紧密,带动农民能力较弱。现有的合作组织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运行机制不健全,法律地位不明确。全区215个合作组织中,有35%的没有法人资格。合作组织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组织带动能力有限。因此,要突破农民增收的难题,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目标,必须从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入手,即要立足于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也要着眼于当前采取能尽快见效的具体措施,既要巩固发展已有增收基础,又要重视培育新的增长点,多途径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努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充分发挥供销社主力军作用,引导农民走向新的联合与合作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目前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千家万户分散经营,市场信息获得不充分、不均衡、不准确,常常对农业经营产生误导,带来进入市场的盲目性。尤其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经营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更为不利。农产品总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农民迫切需要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和专业分工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化服务;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困难,迫切需要有一种载体带领他们直接进入市场;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两个风险,农民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够保护自身利益的互助组织。农民在市场化进程中提出的这些要求,就是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础。
 
    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由于农业规模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结构调整受到一定制约。一方面由于缺乏合作经济组织的载体,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另一方面以农户为单位的农业结构调整,带有相当的趋同性和盲目性,影响区域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这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既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载体,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又可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规模化调整,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供销合作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重要的组织形式, 曾经是农村商业的主力军,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风风雨雨历程。多年来,全区供销系统坚持以服务“三农”为方向,为我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功不可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供销社原有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方面暴露出许多弊端,由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供销社企业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亏损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199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企业进行了一系列产权制度改革,1999年经济效益开始好转,2000年扭转了亏损局面,2001年全系统继续保持盈利。这几年,供销合作社之所以能够摆脱连续多年亏损的局面,并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各级供销合作社加大了企业改革力度,实行产权多元化的改造,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明显增强。二是调整办社思路,实行开放办社,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为“三农”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各级供销社在提高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经济人队伍。目前,全区已有12个县市成立了农民经纪人协会,农民经纪人4.2万人,季节性从事流通活动的近5万人,他们是活跃在农村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每年推销我区农副产品价值达32亿多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当前,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拉开序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开始启步,农民增收正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农产品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农村市场化紧密相关。多年来供销合作社工作重点在农村,最了解农民需求,最熟悉农村市场。并有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供销部门如何充分发挥固有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当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热潮中,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各级供销部门要以农民增收为已任,敢于改革、勇于创新,在推进产业化经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为“三农”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实现“双赢”目标。
 
    今后供销部门在深化改革中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努力由官办、半官办性质向真正的农民合作组织转变。近年来,供销合作社以为农服务为已任,本着自愿、 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深化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按照农村合作组织的要求,积极参与产业化经营,开展为农服务,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企业由原来的向主管机关负责逐步转变为向股东和出资人负责,由原来官办性质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转变,使社有独资、一股独大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变,为企业摆脱行政干预和实现社企分开创造了条件。今后,要继续坚持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使供销社真正由由官办、半官办性质向农民合作组织性质转变。
 
    二是由单纯商业经营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找准自己位置,发挥自身优势,拓宽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取得好的效益,发展壮大自己,而且还可以成为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为此,各级供销部门要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带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农村供销社的加工型、流通性的企业,应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农民发展产业化经营。要建立健全龙头同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机制,可以实行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真正办成合作性质的经济实体。
 
    三是由服务农村消费市场向开拓农产品市场转变。当前由于受农民购买能力的限制,农村消费市场萎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市场的开拓。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各级供销部门调整经营思路,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在抓好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上, 向着开拓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方向转变。在经营中实现服务于农民,赢利于自己的目标。 当前农产品卖难既有总量和质量问题,也有流通不畅和市场开拓不够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生产与流通一起抓,让农民从流通中增收。农村供销社应利用自己设施、 网络和人员优势,积极参与订单农业,为农产品生产者和需求者提供各类服务,发挥招揽客商、提供信息、代理购销等方面的中介作用。
 
    四是继续坚持由封闭办社向开放办社转变。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要开拓市场,就必须打破独家经营、封闭办社的传统观念,走开放办社的路子。无论是服务领域、还是组织形式,都要实行开放办社。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在流通环节建立,也可以在生产、加工、消费环节建立,为农民提供系列服务。 同时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担当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力军。目前,我区农村约有700个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大部分经济实力不强,辐射范围小,带动的农户少,在市场经济中缺乏竞争力。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把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民间流通组织纳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中。发展合作组织,要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实行一品一社、一业一社。专业合作社要靠能人带动,靠利益驱动,靠产业拉动,引导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这一形式走向市场,获得效益。
 
三、加快供销社改革步伐,在助农增收中重振雄风
 
    改革、创新是供销社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面对市场经济的崛起,供销社更应从当今“三农”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深化改革,坚持体制创新,逐步形成具有我区特色的供销合作经济新模式、新框架。
 
    要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改革。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基层社要按照“民有、民享、 民管”的原则,与农民群众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区、市联合社,要行使本级社资产出资人的职能,维护出资人的权益,承担对本系统的指导、协调、服务和行业管理职能,成为农村经济的组织者,发挥好供销社作为农民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要推行集团战略,重点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造,组建现代化的“联合舰队”,抵御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县级联合社,要突出产权制度创新,开放办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吸收各类经济组织加入各级联合社,发展更加广阔的合作经济。社属企业,要调整资产、组织、经营结构,减轻包袱,增强凝聚力和发展后劲,对政策性较强,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的企业,要按照市场要求,推行现代经营方式,将其改造成总代理、总经销、连锁经营等形式的企业集团。其他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改组、改造、改制、联营、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采用“一企一策”,放开搞活。基层社要向以从事专业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种养大户、农产品购销大户、加工大户和综合服务大户为社员主体的方面发展。以大合作的形式,吸纳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力量,增强供销社的实力。农民经纪人不仅可以入社,优秀的可以推选担任基层社乃至联合社的领导。基层社的组织结构,要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来建设,彻底打破按行政区域建社的模式。要按照农村市场发展的要求,调整经营服务方向,通过办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村缘合服务站等形式,建立农民参与、利益回归的机制,实现自身的改造,祷立自己在农村组织结构新格局中的地位,使供销社真正融入到农民中间去,社农之间逐步从买卖关系、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关系,变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让社员成为最大的利益受益者。    ·
 
    要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发展领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供销社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既可以体现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又可以通过创办或领办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 自办、联办村级综合服务站等活动,发展壮大自己。要彻底打破目前分散经营、坐店经商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专业经营、代理经营、连锁经营和网络经营等新型营销模式,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要认真研究市场规律,把握农村市场特点,围绕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文章,围绕出精品、创名牌作文章,把我区农产品打入区外、国外市场。
 
    要大力推行现代营销方式。供销社和农村其他流通组织,要用现代化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的流通经营网络,形成新的经营业态,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建成有规模、成系统的网络,提高流通效率、经济效益和农村市场的综合能力。要通过技术改造、网络重组、实现现代流通方式的转变。要切实发挥好供销社连接千家万户城乡居民的纽带作用,把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以较高的价格卖出去,使农民以较低的价格买进需要的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要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方面,供销社有独特的优势,既有遍布城乡的商场门店、批发市场等经营设施,又有庄稼医院、村级服务站等服务网络。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利用现有条件,采取连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要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寻找工作的着眼点、立足点和切入点, 当好党委和政府连接各类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以及广大农民的桥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助农增收中再展雄风。
 
四、切实加强对供销社和农民经纪人协会的指导和支持
 
    加快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过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各级政府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站在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文件和政策,深刻认识流通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供销社及民间流通组织工作的指导,坚决清理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现象,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工商、交通、质检、卫生防疫等管理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创造有利于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实施“农村信用”工程,推广绿色信用证制度,帮助供销社等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解决小额贷款,支持其加快发展。要加强供销社领导班子建设,把德才兼备、热爱供销社事业、熟悉供销社工作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充实到供销社领导班子中。要关心供销系统干部的成长,力所能及地帮助它们解决—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尚未建立农民经纪人协会的县市,这次会后,政府领导同志要督促供销社牵头在年内把协会建立起来。
 
    同志们,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民间流通组织及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发展,发挥他们在农村流通和助农增收中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让我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竖足信心,知难而进,扎实工作,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   
 
(来源:宁夏合作网  20020826) 
 
责任编辑:方方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